- 浙江海洋大学:科普活动点亮少儿海洋防灾意识
- 发布时间:2025-08-15
-
为响应国家提升全民海洋灾害防范能力的号召,提高公众对海洋灾害的认识和应对能力,激发小学生对海洋科学的兴趣并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7月5日下午,浙江海洋大学“海岛卫蓝”海洋防灾减灾科普调研实践团于舟山市图书馆一楼大厅开展少儿科普活动。这场名为“海洋小探险家:海洋灾害探秘游”的活动,不仅是一次普通的科普宣传,更是新时代青年学子响应国家海洋强国战略,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具体实践。
当前,我国海洋经济蓬勃发展,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增长点。然而,随着海洋开发力度的加大,海洋灾害防范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每年因风暴潮、赤潮等海洋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数十亿元。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升全民海洋防灾减灾意识,特别是培养青少年对海洋灾害的认知和应对能力,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浙江海洋大学作为我国海洋科学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始终将服务国家海洋战略作为办学使命。“海岛卫蓝”团队正是这一使命的忠实践行者,他们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将课堂所学转化为社会服务,展现了新时代大学生的责任与担当。
图1 活动现场。史佳欣 供图
这支由多学科背景学生组成的团队,在活动筹备阶段就展现出严谨的专业态度。他们深入调研少年儿童的知识需求和兴趣点,查阅大量专业文献,精心设计活动方案。活动现场,讲解员以“红色大海”的趣味提问为切入点,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小朋友们讲解赤潮、风暴潮等海洋灾害的成因和危害。更令人欣喜的是,团队创新性地将防灾知识编成朗朗上口的口诀,配合生动的图文展示,让复杂的科学知识变得简单有趣。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不仅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更在他们心中播下了海洋保护的种子。
图2 讲解员在为小朋友们作防灾减灾知识讲解。史佳欣 供图
急救技能培训环节同样精彩纷呈。团队成员现场演示了不同部位受伤的包扎方法,并邀请小朋友们动手实践。看着孩子们认真地为“伤员”包扎,小心翼翼的模样既让人忍俊不禁,又令人欣慰。一位家长动情地表示:“这些实用的急救知识,对孩子们来说终身受用。更难得的是,这样的活动让他们从小就树立起保护海洋、守护生命的意识。”这正是“海岛卫蓝”团队的初心所在——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培养责任。
图3 讲解员在为小朋友们演示如何包扎手肘。史佳欣 供图
活动结束后,一位小朋友自发向讲解员询问“海姆利克急救法”的应用场景和正确操作方法,眼神中满是好奇与求知欲。讲解员也被小朋友的热情所感染,微笑着为小朋友耐心说明并演示。与此同时,小朋友也不自觉地跟着讲解员的动作比划起来。其家长对这次活动给予了高度评价,他们表示:“这些急救知识,对于我们成年人来说也是终身受用的宝贵财富。今天看到孩子们这么主动地学习,我感到非常骄傲和感动。也感谢讲解员的专业讲解和耐心指导,这样的活动对孩子的成长非常有益。”
展望未来,随着海洋强国建设的深入推进,这样的科普活动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些小小的“海洋探险家”们必将成长为守护蓝色家园的中坚力量,为建设美丽中国、海洋强国贡献智慧和力量。正如一位团队成员所说:“我们播下的每一颗科学种子,都可能在未来长成守护海洋的参天大树。”这正是青年一代对海洋事业最美好的承诺。(郭晓凯)
图4 实践团成员合照。史佳欣 供图